XX市财政局2023年工作要点(范文)

  XX市财政局2021年工作要点(范文)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全市财政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营口振兴发展。

  一、全力保障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强化资金保障。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市财政局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压实责任、明确分工。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拨付疫情防控资金,对存在困难的县(市)区、园区给予资金调度等支持,确保县(市)区、园区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

  2.落实好各项财税政策。落实落细国家、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的财税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吸引高端人才、促进消费、拉动出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有效性。

  3.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按照中央、省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出台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应急转贷、建立帮扶奖励机制等政策,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4.开通两条绿色通道。一是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通防疫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确保春节放假期间,各项防疫款项能够及时下达、及时支付。二是第一时间开启了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采购绿色通道,采购部门可按照紧急采购方式自行组织采购,无需执行政府采购流程,确保疫情防控相关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及时供应。

  二、落实大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

  5.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会同税务部门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情况,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等行为,避免对冲减税降费效果,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6.坚持过紧日子思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压减进度慢或预计年底前不能完成的项目支出,取消不急需、不必要的支出,严格控制新增项目支出。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结转超过一年以上的部门预算资金全部收回,统筹用于重点民生支出。在足额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的前提下,把资金投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拉动作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7.利用好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建立与发展改革等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市县联动,共同做好新增债券项目储备工作。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新增债券发行并及时拨付使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在建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项目早见成效。

  8.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通过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实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以及建立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等工作,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构建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9.发挥股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继续发挥政府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通过政府性资金投入,引导放大社会资本,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我市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股权投资。

  三、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10.支持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从注重脱贫进度向巩固提高转变,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问题,统筹政策资金合力攻坚,全面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分配方式,大力支持产业扶贫,着力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统筹用好动态监控、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各项扶贫资金管理手段,持续保持扶贫资金监管高压态势,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11.支持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支持打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青山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继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

  12.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实主体责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金融工具和市场机制缓释风险,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制定高风险地区化债方案,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举债空间评估和全周期管理制度,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通过大数据平台,对隐性债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落实对红色等级的县(市)区、园区限制性措施,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13.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积极贯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以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为核心,按照省级统筹的时间节点,做好省级统筹准备工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统筹调度各项资金,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中央调剂金和省级调剂金,确保地方财政应承担的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4.支持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统筹基建投资、新增债券等,支持一批具有重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重大项目,扩大实物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统筹中央财政外经贸发展和省全面开放专项资金,落实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兑现优质外商投资项目奖励,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5.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政策,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支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和军民融合项目发展。

  16.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技术创新引导支持机制。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推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7.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制定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等改革政策,支持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充分依托产业优势,抓住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的机遇,推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用好中央、省专项奖励资金,以“飞地经济”为抓手,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聚为导向,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18.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财政政策资金统筹整合,支持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农村生态振兴。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确保基层财政“三保”不出问题

  19.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重视“三保”工作。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三保”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想方设法,综合施策,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20.发挥预算事前审核机制和备案审查机制作用。重点关注可能出现“三保”不到位的县(市)区、园区,按照国家确定的保障范围和标准,对其“三保”支出预算进行审核,确保“三保”支出得到及时足额安排。切实履行审查责任,对未按要求落实“三保”责任的县(市)区、园区,督促其坚决予以纠正。

  21.严格执行“三保”支出预算。优化支出结构,该保的支出一定保障好、该减的支出必须减下来,严格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三保”等重点支出。建立常态化调度工作机制,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做好“三保”支出管理工作,做到足额保障,不得擅自调剂用于其他方面。

  22.加大市对下支持力度。视各县(市)区、园区财力情况,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财力倾斜力度,增强基层财政“三保”能力,确保基层财政“三保”工作不出问题。

  六、全面清理暂付款

  23.规范消化暂付款。深入落实暂付款“逐步消化存量,严格控制增量”要求,建立政府违规出借资金的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在确保完成2021年消化目标任务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增暂付款,避免出现支付风险。

  24.加强通报考核。建立全地区暂付款统计报告制度,做好台账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加强通报考核,并将综合排名结果与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分配挂钩。

  七、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25.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支持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队伍建设。

  26.支持社保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落实各项社保待遇提标政策,实行社会救助政策性保底。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好城乡居民和各类群体收入增长三年行动计划。

  27.支持教育文体等发展。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中小学“厕所革命”,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城乡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村文化广场等建设。助力平安营口建设,支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8.支持办好10件民生实事。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支持兑现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保质保量完成牵头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314公里工作任务。

  八、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29.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加强项目库建设,健全预算审核评审机制,提升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建立预算编制督导审查机制,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加快支出进度,建立财政管理工作考核与激励奖惩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管各环节。

  30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体系。结合省财政厅相关工作要求,按照我市一体化建设总体工作部署,重点围绕改进和完善市本级预算编制审核业务流程,全面对接省财政厅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营口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体系,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办法,提升财政预算管理业务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31.落实税制改革政策。贯彻落实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改革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研究相关对策措施,努力争取中央、省倾斜支持。

  32.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实现全流程监管、全周期跟踪,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提高效益。坚持管分配、管监管、管绩效相统一,通过采取统筹整合、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等方式,提高财政监督整体效能。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提高日常监督的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

  3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切实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严格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严把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关。对现有行政事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活,提出盘活资产方案,提高资金统筹使用和资产利用效率。

  34.做好财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分析困难挑战,聚焦事关我市财政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强财政政策与全市及其他领域“十四五”规划的统筹衔接,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思路和举措,编好财政“十四五”规划。

  35.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做实内控日常管理工作,力争有效预防和及时纠正各类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制定内控考核评价办法,健全内控结果应用机制,推动内控考评结果在局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工作中的运用。指导和督促县(市)区、园区财政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切实做到内控制度“全落地”,内控工作“见成效”。

  36.加强会计管理服务。推动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深化会计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会计和中介机构监管。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培养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设会计服务一体化平台,提高会计管理服务效能和质量。

  37.加强财政政策研究。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财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确定2021年局政策研究课题题目,从小切口入手,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办法,更好发挥辅助科学决策、推动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

  38.推进审计整改落实。对照上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全面梳理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财政部驻辽专员办、审计等部门发现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强化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九、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9.巩固扩展主题教育成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为党分忧、为民理财,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将主题教育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学研查改”的常态化机制。

  40.压实党建责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把抓班子、带队伍、管作风、严纪律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互促共融,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格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主动权。

  41.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破除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紧盯“重强抓”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完善工作台账,实行清单管理,细化落实措施。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既要跟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时掌握新思想新要求,又要学习专业知识,善于借鉴其他地区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42.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制度、惩戒并举,多管齐下,持续用力,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刻吸取近年来财政系统案件的教训,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执纪问责,注重抓小抓早抓苗头,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4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靠工作、靠实绩、靠人品、靠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激励担当作为的机制,强化日常考核和综合评价,继续推进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工作,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推动轮岗交流常态化制度化,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全市财政系统人才库建设,大力选拔培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财政干部,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塑造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推荐访问:财政局 工作要点 XX